塑料杯底部的三角标识(通常是由三支箭头组成的回收标志,里面带有数字)叫做 树脂识别码(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, RIC)。这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套塑料分类标识体系,用于说明杯子或容器使用了哪种塑料材料。
常见的数字与含义如下:
-
#1 PET(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)
-
常见于矿泉水瓶、饮料瓶。
-
特点:透明度高,轻便,可回收,但耐热性差。
-
不建议反复使用或加热。
-
-
#2 HDPE(高密度聚乙烯)
-
常见于牛奶瓶、清洁剂容器、洗发水瓶。
-
特点:耐化学腐蚀,较安全,常用于食品包装。
-
-
#3 PVC(聚氯乙烯)
-
常见于水管、雨衣、部分包装膜。
-
特点:含氯,受热可能释放有害物质,食品接触方面受限。
-
-
#4 LDPE(低密度聚乙烯)
-
常见于保鲜膜、购物袋、挤压瓶。
-
特点:柔韧、轻薄,但耐热性差。
-
-
#5 PP(聚丙烯)
-
常见于酸奶杯、微波炉餐盒、奶瓶。
-
特点:耐高温,可微波加热,被认为是较安全的塑料之一。
-
-
#6 PS(聚苯乙烯)
-
常见于一次性泡沫饭盒、饮料杯。
-
特点:轻便,但耐热性差,可能释放苯乙烯单体。
-
-
#7 其他(Other,如PC、PLA 等)
-
常见于水壶、奶瓶、部分生物降解塑料。
-
特点:种类复杂,部分(如PC)含有双酚A(BPA),存在安全争议。
-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