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,600 多座城市都要放开落户。国务院印发的《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》提出,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,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。
具体而言,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,零门槛落户;300 万至 500 万城市放宽落户条件;500 万以上超大特大城市完善积分落户政策,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。住建部《2022 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》显示,我国有 695 个城市,其中地级市 302 个、县级市 393 个。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以上城市有 25 个,分别是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重庆、天津、东莞、成都、广州、武汉、杭州、西安、南京、长沙、沈阳、济南、昆明、青岛、郑州、哈尔滨、大连、长春、石家庄、合肥、太原、苏州。这意味着其他 600 多座城市将放开落户。
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仇保利表示,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推动下,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全面放宽放开了落户限制。公安部将指导各地在坚持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(含租赁)基本条件的基础上,分类施策、因地制宜,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,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至 500 万城市落户条件,完善城区常住人口 500 万以上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,更好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。
自 2014 年以来,已有 1.5 亿农业转移人口平稳有序进城落户,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 2014 年的 35.9% 提高到 2023 年的 48.3%。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意义重大,将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,促进人口流动,优化人力资源配置,激发城市经济活力,推动区域均衡发展,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保障农业转移人口权益。
中国城市放开落户的具体政策
目前,中国正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,除个别超大城市外,放开放宽落户限制。具体而言,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,零门槛落户;300 万至 500 万城市放宽落户条件;500 万以上超大特大城市完善积分落户政策,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。各城市要因地制宜制定具体落户办法,不得附加购房、纳税等额外条件。比如,部分特大城市如郑州、沈阳、石家庄等已经先行实施零门槛落户政策。对于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以下的城市,就业或居住年限原则上为半年,同时不得附加购买房屋、投资纳税等额外限制条件;对于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至 500 万的城市,要进一步降低年限门槛。
600 多座城市放开落户的意义
600 多座城市放开落户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。首先,促进人口流动,优化人力资源配置,让人口迁移更加自由和便捷,加速人力资源在不同城市间的优化配置。其次,激发经济活力,人口的流入可为城市带来新的消费需求、劳动力资源等,促进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和升级。再者,提升城镇化水平,推动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向 70% 左右迈进,大量中小城市的放开落户有利于吸纳农村转移人口,促进城乡融合。对于居民来说,能够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,文件强调义务教育、住房保障、社会保障等要向转移人口全面覆盖,进城人员能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权利。同时,为居民带来更多发展机会,在新的城市能有更公平的就业、创业等机会,消除因户籍带来的限制和不公平。从社会整体角度看,人地钱挂钩机制得以推动,转移支付、要素配置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,大城市将受益于土地指标和财政资金的倾斜。还能扩大内需,外来人口消费意愿提升、购房需求等得到释放,有利于刺激消费和带动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稳定发展。不过,在放开落户政策实施过程中,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,比如城市公共资源 (教育、医疗等) 短期内可能面临较大压力、部分城市可能出现房地产市场波动、如何确保新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等,需要各地政府在后续政策制定和实施中不断优化和完善。
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情况
2014 年以来,共有 1.5 亿农业转移人口平稳有序进城落户,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 2014 年的 35.9% 提高到 2023 年的 48.3%。公安部加快推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,深入实施高频户政业务便利化举措,积极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。目前,东部地区除个别超特大城市,中西部地区除个别省会(首府)城市以外,全面放宽放开了落户限制。下一步,公安部将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,稳步推进居民身份证补换领等高频户政事项 “全程网办”,加快推进居民身份证、居住证功能衔接并轨,扎实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更好地助力城乡融合发展。
超大城市的落户政策
超大城市(城区人口超 1000 万)的落户政策相对较为严格。目前中国超大城市有 10 个: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深圳、重庆、天津、成都、武汉、杭州、东莞。但同为超大城市,情况也有所不同。京沪落户门槛最为严格,户籍含金量高。北京有积分落户和进京指标限制,上海一般人员需满足居住证满 7 年等积分条件。广州、深圳、天津落户条件相对京沪宽松,广深主要面向大学生及高技能人才可无条件落户,深圳积分入户竞争激烈,每年名额 1 万个但非户籍人口众多,天津主要优势在于高考。成都、重庆、武汉、东莞部分区域已全面取消落户限制,零门槛是趋势。对于完善城区常住人口 500 万以上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,有条件的城市要探索取消积分落户年度名额限制。
中国 600 多座城市放开落户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,对于促进人口流动、经济发展、城镇化进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。不同规模城市的落户政策各有特点,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,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社会的稳定发展。
暂无评论内容